000-操作說明
發表於 : 2024年 11月 24日, 05:22
000-回覆原視窗
001-顏色
002-裁切時的注意事項
1.圖層位置 2.打勾※僅試用目前圖層(否則是針對整個畫布來裁切)
003-右側導覽
-->視窗/浮動對話框/導覽
004-判斷-->影像/"畫布尺寸"及"縮放圖片"
練習兩者的差異性
存檔>工作檔 .xcf
匯出(export as)>成果檔,無法再編輯
影像>畫布尺寸(若兩張相片要合併,畫布一定要大於2張),若直接呼叫第一張圖進來,會產生相同的預設畫布。
>畫布尺寸縮放符合圖層
影像>縮放圖片(畫布+圖層)一併縮放
圖像縮放>CTRL+滾輪
剪裁>僅適用目前圖層(若被取消,會讓整體含畫布一同被剪裁)
剪裁:圖層>圖層邊界尺寸>重新>拉動>確定
貼上>浮動選取範圍>建立新的圖層 (或者直接貼上)
>貼上前虛方框是可以移動的
>路徑形成封閉(按住CTRL封閉)>選取>由路徑轉換
移動(不發生作用)>檢查是否在選取區,要切換至(選擇的圖層)才會移動
刪除圖層(拉動至X號即可刪除)
選取區>遮罩選取區>左下角(遮罩)>用白色畫筆畫>左下角(取消遮罩)>即被選取
智慧型選取>可以選擇加法或減法(臨界值大,表容忍度大)
圖層>加入透明色板(即可用橡皮擦拭去後現出透明板)
圖層合併>合併看的見的圖層
圖層合併>向下合併
圖層合併>影像平面化(所有的均合併成一張)
文字>就是一種圖層
文字漸層>文字圖層(將透明色板轉為選取範圍)>
文字外框技巧>文字圖層(將透明色板轉為選取範圍)>選取縮小(表選中的範圍往內走)>清除>外框出現
移動>(1)選擇圖層或參考線 (2)移動使用中的圖層
旋轉>90度後>影像(畫布尺寸縮放符合圖層) 才會連畫布調整
1.圖層位置 2.打勾※僅試用目前圖層(否則是針對整個畫布來裁切)
003-右側導覽
-->視窗/浮動對話框/導覽
004-判斷-->影像/"畫布尺寸"及"縮放圖片"
練習兩者的差異性
存檔>工作檔 .xcf
匯出(export as)>成果檔,無法再編輯
影像>畫布尺寸(若兩張相片要合併,畫布一定要大於2張),若直接呼叫第一張圖進來,會產生相同的預設畫布。
>畫布尺寸縮放符合圖層
影像>縮放圖片(畫布+圖層)一併縮放
圖像縮放>CTRL+滾輪
剪裁>僅適用目前圖層(若被取消,會讓整體含畫布一同被剪裁)
剪裁:圖層>圖層邊界尺寸>重新>拉動>確定
貼上>浮動選取範圍>建立新的圖層 (或者直接貼上)
>貼上前虛方框是可以移動的
>路徑形成封閉(按住CTRL封閉)>選取>由路徑轉換
移動(不發生作用)>檢查是否在選取區,要切換至(選擇的圖層)才會移動
刪除圖層(拉動至X號即可刪除)
選取區>遮罩選取區>左下角(遮罩)>用白色畫筆畫>左下角(取消遮罩)>即被選取
智慧型選取>可以選擇加法或減法(臨界值大,表容忍度大)
圖層>加入透明色板(即可用橡皮擦拭去後現出透明板)
圖層合併>合併看的見的圖層
圖層合併>向下合併
圖層合併>影像平面化(所有的均合併成一張)
文字>就是一種圖層
文字漸層>文字圖層(將透明色板轉為選取範圍)>
文字外框技巧>文字圖層(將透明色板轉為選取範圍)>選取縮小(表選中的範圍往內走)>清除>外框出現
移動>(1)選擇圖層或參考線 (2)移動使用中的圖層
旋轉>90度後>影像(畫布尺寸縮放符合圖層) 才會連畫布調整